[加入收藏]
  • 1、购票注意:本网站目前不支持在线退票,购票之后请取票之后到窗口退票!
预售车次
始发地:
目的地:
发车日期:
查询
手机购票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小程序购票

为配合地铁、下穿隧道等工程 郑州600多棵树被移走

(来源:河南商报)

为了配合地铁、下穿隧道等工程,郑州600多棵树又要被移走了

作为“绿城”市民,这些年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:

那些被移栽的树它们活得还好吗?

2013年,商报记者曾探访过它们的新家:数百棵法桐充满活力,90棵雪松只存活了8棵

郑州市政协委员建议:大面积移树前,应征求公众意见

河南商报记者高云王杰

为市政工程施工让路,“挪窝”的行道树“前赴后继”。为给地铁5号线施工让路,郑州西区又有近400棵树挪窝了。其中,不少是树龄20多年的法桐。因为紫荆山路下穿陇海路隧道工程即将开工,该交叉口南北向的269棵行道树也将被移栽。

现场

  A

  近400棵大树

  要给地铁“腾地方”

昨天,在陇海路与桐柏路交叉口北侧,3棵“残缺”的法桐孤零零地守候路边,头顶的枝丫已经被截去。它们胸径大约40厘米,正值“壮年”。

据中原绿化队队长王希宏介绍,为配合郑州市地铁5号线开工,该辖区内近400棵树面临“背井离乡”的命运。

这些行道树以法桐、黄山栾、国槐和大叶女贞为主。其占据的位置,恰是将来的地铁口和停车场站附近,对应桐柏路淮河路站、桐柏路陇海路站、桐柏路建设路站、西站路站、朱屯东路保通路站、蓝天路地铁停车场站。

“其中五六十棵法桐树龄有20多年。”王希宏说。这些被移走树除了少部分为市区内其他区域补栽,其余全部被移植到荥阳苗圃。

 B

  269棵树要为

  下穿隧道“让路”

近日,郑州紫荆山路上行道树被移栽的场景引发过路市民的疑问:树长得好好的,这次又是为了啥?

对此,郑州市园林部门表示,因为紫荆山路下穿陇海路隧道工程即将开工,该交叉口南北向的269棵行道树将被移栽,工期1个月左右。

昨天下午,河南商报记者在紫荆山路陇海路口看见,紫荆山路东西两侧行道树上,已经被画上记号,数十棵树已经被“剃头”。

现场工作人员说,这些树大多栽种于2002年前后,树龄并不大。

郑州市管城绿化队邢副队长表示,这些都是要移栽走的树,原因是为配合紫荆山路下穿陇海路隧道工程。

“路口南北方向各900米的两侧行道树都会被移除,先去冠后移除,全部移除结束大约需1个月时间。”邢副队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,目前移栽手续已经审批下来,其中法桐202棵,银杏67棵,共计269棵树。

对于这些树的去向,邢副队长表示,会移到大河苗圃或者荥阳苗圃,至于何时回迁,还得看园林部门的具体要求了。

 疑问

  A

  树被“剃头”还能活吗?

昨天,在紫荆山路陇海路口附近,已有不少树被“剃头”,据施工人员称,这些树即将被移走。有路过此处的市民称,树都被“砍”成这样了,还能活吗?

据园林部门工作人员介绍,树木移栽前锯掉树冠,是防止移栽时水分蒸发。因为在移栽时树根难免会被伤害,去掉树冠有利于树木快速恢复和提高成活率。

B

  被移栽的树成活率高吗?

河南省林科院研究员董云岚说,当下,市政施工是不可避免的,如果移栽措施得当,行道树是可以成活的,“树龄小的要比大的难度小一点,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不然折腾来折腾去很不科学。”

2009年,因地铁施工,中原路、建设路等街道的数百棵法桐和90棵雪松被移植到了大河苗圃。2013年4月,河南商报记者曾探访大河苗圃。在那里,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了被移植的树木,数百棵法桐青翠、充满活力。大河苗圃的负责人弓先生说,法桐长得很好,几乎没有死亡的情况,但90棵雪松,只剩下8棵。

C

  郑州的树总是长不大?

提起移树的问题,郑州市园林局规划建设处处长王鹏飞就直叹气。

他讲了一段经历:十几年来,几乎每年暑假,外甥都要到他家过。去年夏天,已经读研究生的外甥问他:“郑州的树怎么总也长不大?”

“听到这句话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些树不是长不大,是不断在移走大树,换上小树。”做了20多年园林工作的他,一时语塞。

他回忆起“绿城”的辉煌过往:上世纪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,郑州市区绿化覆盖面积2600多公顷,绿化覆盖率达到35.25%,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。

“眼看着这些树成长,就跟自己的孩子似的,我舍不得让它们移走。”他说,可市政工程施工,移走多少树,是从施工需要出发,多个部门协商的结果,并不是园林局说了算。

思考

  如何减少绿化损失

如今,郑州的“绿”,存在着数字和感官的矛盾。据统计,目前郑州绿化覆盖率约40%,比最辉煌的阶段还要高。不过,不少市民明显感觉绿化效果大不如以前。

王鹏飞解释,可以理解为,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,绿化被“稀释”了。

王鹏飞说,目前按郑州市有关规定,50年以上的树木,能享受到“特殊照顾”,移植需要报批的手续也比较多。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,如何最大限度减少绿化损失,还没有更明确的规定,需要各施工单位之间更好的协商、配合。

声音

  移树前征求公众意见

让“绿城”再绿起来,有市政协委员建议,受到市政工程影响,需要大范围移栽树木的,应该设置明确“门槛”,事先公开征集意见。

该委员建议,郑州可以仿效西安做法,对申请移植或者砍伐城市道路、公园绿地的树木50株以上的,园林局应当组织专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,并征求公众意见,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。

盘点

  那些年被移走的树

金水路下穿隧道工程

2014年8月,经三路、未来路等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开工,项目部负责人称,路边法桐不移走,项目将无法动工,经多部门协商、沟通,最终决定迁移41棵。

文化路大修

2014年4月,文化路大修前夕,798棵行道树移栽的消息,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争议。因很多树木被规划在快车道上,市政部门称,移栽不可避免。

中州大道高架桥建设

2012年,郑州市东风路以北的中州大道路段,移栽来树龄仅仅六七年的法桐等行道树。后来,因为高架桥的建设,不得不被再次移走。

地铁1号线建设

2009年,为了地铁1号线,郑州大学站移走27棵雪松,这些雪松树龄大都在30年以上。同样是因为地铁1号线施工,人民路上37棵树龄五六十年的法桐被移走。  

 

首页 | 在线订票 | 新闻公告 | 投诉建议 | 汽车站导航 | 帮助中心
友情链接:郑州汽车订票网 中国交通运输部 河南省交通厅 河南运政信息网 郑州交运集团 郑交金象之旅
网址:www.hn96520.com | 电子邮箱:lwsp96520@163.com | 热线电话: 96606 |营业执照

版权所有 ©  河南金象客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豫ICP备13005580号-1 豫公网安备41010702003464号